阿里前副总裁:阿里巴巴给我上的10堂课
马云经常开玩笑说,如果他以后要写一本关于阿里巴巴经验的书,书名应该是《阿里巴巴和一千零一个错误》。在马云身边工作,我发现了每个企业家身上都应该具备的两个重要特质—坚韧和健忘。在困难面前,马云总是坚韧无比。我经常会为犯错而懊恼,而马云总是向前看,他经常完全忘记了犯错这回事。要想成功就必须犯错,错误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纠结的。
4、团队应该为目标工作,而不是为老板工作
不少传统管理者,尤其是亚洲的管理者,都喜欢自上而下的管理风格。老板负责发号施令,员工把精力都放在取悦老板上面。往往老板还很喜欢这种状态。但是,在阿里巴巴,马云选择设置一个很高的目标,并鼓励团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样做,大家都能集中精力做业务,同时也能大大减少公司内斗。在员工花大部分时间取悦老板的公司,这种内斗屡见不鲜。
5、组建一个团队,而不是把全明星选手放在一个队里
早在 2000年,为了最终完成阿里巴巴国际上市的目标,阿里巴巴组建了堪称“梦之队”的管理人团队,他们中有的来自常青藤学校,有的供职于顶尖跨国企业和咨询公司。他们的简历放在公司招股书上会很好看,但是他们之间的合作并不顺利。每个人都很自我,导致公司迅速偏离航向,濒临破产。后来,阿里巴巴的创始团队接替他们,再次成为公司的管理层。虽然这个团队里并没有全明星选手,但他们合作得很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如果仅看他们的个人简历是无法想象的。
6、分享财富
阿里巴巴和我所知道的其他创业公司有一点显著的不同,那就是马云让员工能够通过股票和期权分享公司的所有权,而且不是只有管理层才有资格。一般来说,投资者和公司创始人只会把股权激励留给公司高管。然而,马云从最开始就和 17位创始人一起共享股份,在公司的发展中,马云做到了让各层级的员工都能够得到股份,即便没能得到股份,员工至少可以通过绩效获得期权。实际上, 2007年阿里巴巴国际上市的时候,公司不得不租下一个室内运动场才能容纳下全部拥有公司期权的员工,为他们讲解行使期权的步骤。
我坚信阿里巴巴的团队的动力来自他们的梦想,那就是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创造一个平台,为他们提供机会。不过,毋庸置疑,这种作为公司股东的感觉也帮助员工们凝聚在一起,共同渡过难关。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为客户做好服务,我们也能够分享到其中的经济利益。员工中的这种主人翁精神可以让团队更加团结。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