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个部门十几部法律法规 为何管不好危化品?
“当前一些领域存在多头管理或者监管缺失的问题。”9月24日,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对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担忧。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形势不容乐观。1~8月份,事故起数同比只下降1起,但死亡人数增加了6人。其中,重大事故起数同比增加2起,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3人,尤其是进入七八月,河南、山东连续发生了危险化学品较大事故。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后,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危化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工作。国家安监总局统计司司长李万春称,在本次专项检查整治工作中,有10269家企业被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黄毅称,国务院督查组抽查的630家企业,有80%的企业存在隐患,有的是重大隐患。
超万家企业被责令停产
据记者了解,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开展的危化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工作中,除了超万家企业被责令停产停业外,还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56万起,取缔关闭非法违法企业2550家,依法暂扣或吊销证照5798个,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926人。
黄毅表示:“通过检查也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有些是很严重的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一是大检查还存在薄弱环节,“上热下冷”、“政热企冷”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部分地方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执法不严格,导致一些重大隐患、非法违法行为长期存在得不到治理;三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四是安全基础依然脆弱,全国不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小矿山、小化工仍占总数的80%以上,油气管道存在的7000处重大隐患还未彻底整改;五是危化品安全管理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李万春指出,在危化品的安全职责管理当中,涉及到20多个部门,而且在一些关键领域,也存在多头监管或管理缺失的问题。
黄毅称,我国现行的十几部法律法规都涉及到危化品的安全管理问题,但是缺乏统一的协调,有些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有些管理制度还缺失或者滞后。城市发展规划不重视危险化学品的风险、预控,化工围城问题依然突出,高风险企业搬迁工作进展比较缓慢。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国家安监总局将针对这些问题抓紧研究,健全完善危化品安全监管机制法制的总体方案。
部分企业整改不力
近期,公安部、安监总局派出4个联合工作组分赴辽宁、吉林等8个省份,采取暗访的形式,抽查了16家已曝光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企业,并随机抽查了16家劳动密集型企业。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