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追逐美国 “黑色星期五”
本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位跨境电商领域的业内人士均认为,跨境电商在国内真正兴起不过两年,各家都还在刚起步的阶段,物流链路、支付环节等是前期必须搭建好的刚需。随着消费者对跨境购物的深入,物流、支付等将成为基础设施,而位于前端的商品发现将成为平台方重点着手解决的问题,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眼下,国内消费者对洋货的网购需要大多集中在传统三大件,即母婴、保健品和美妆品类。这些商品由于标准化程度高,一般采用保税发货模式,能快速送达消费者。但对奢侈品大牌特别是一些在海外火爆但在国内认知度低的“小众”品牌,消费者跨境网购热情并不高,或者无从知晓。
通过社交化方式解决信息不对称,让用户了解更多海外好货,正在成为电商平台着力布局的路径。洋码头CEO曾碧波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接下来在平台的社交属性这块会有大动作,会借助如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渠道,通过海外买手集中展示当地的流行趋势和生活方式,让国内消费者了解国外真正好货,改变一提起跨境就是罐装奶粉的印象。
从一款名为“香港购物指南”App改名而来的小红书,本身就是做社区起家。小红书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目前正在尝试将社区帖子中的商品与福利社(小红书)的电商平台打通,用户在逛社区时看到的海外商品,可以直接跳转到福利社购买。当然,分享商品的作者本身不是买手,商品仍是由小红书自营采买。
据本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小红书目前平台上的品类较少,不过几千种,为了扩大SKU,其创始人也在考虑引入第三方商户入驻,但不会是像洋码头的C2C买手制,而是更偏向于天猫国际的品牌直销。
买手诚信经受检验
然而,通过买手制满足国内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对跨境电商做一次升级的过程并不轻松。一方面,消费者认知培养需要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本报记者从洋码头方面了解到,服装鞋帽是该平台最畅销的类目,但卖得最好的仍是Coach包这种代购爆款。“像‘真实信仰’(TrueReligion)牌子的牛仔裤目前在美国非常流行,国内消费者知道和购买的仍是Levis。”一位海外买手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另一个让消费者顾虑的问题是这些海外买手的诚信度,这也是用户对所有电商平台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既然买手赚取的是商品差价,那买手采购的东西靠谱吗?会不会遇到假货?谁来约束这些C的行为?不光跨境,像刚刚拿到D轮超2亿美元融资的蘑菇街,主营模式也是针对女性消费群的买手制。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