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一带一路下的机遇:民营物流企业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做大做强

时间:2015-12-09 09:46:47 点击: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中国经济时报:为适应发展大势,民营物流企业自身还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以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

杨英杰:为适应“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物流需求,我国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物流企业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一是多渠道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水平。一方面可以通过选聘或与国际物流企业合作等途径引入国际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可通过临时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外包等各种形式聘用人才。二是以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主要是企业资源配置能力、产品或服务创新能力以及其他企业软实力。随着物流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深入,我国民营物流企业要通过知识、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在不断提升面向差异化市场需求的同时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能力,即不断提升服务差异化竞争优势,以此提升企业的比较优势。

更好地搭建物流网络平台

中国经济时报: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更好地搭建物流网络平台,促进物流行业发展?你有哪方面的建议?

杨英杰:从国家和政府层面来说,一是要加大对物流信息网络构建的支持。首先,支持物流信息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如电子标志、自动识别、信息交换、智能交通、物流经营管理等。其次,支持重点企业开展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再次,支持开展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提高物流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水平。最后,支持物流基地综合管理系统、智能集装箱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的开发和应用。

二是通过提供财政金融及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形成第三方介入提供物流网络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及技术能力的支持,而目前广大民营中、小物流企业在融资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鉴于此,可以通过第三方有实力的公司发展构建物流网络平台,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如“云”服务等,使中、小物流企业可以按需购买服务、按使用量付费,以有限的成本换取无限的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企业可以自身的低配置成本实现对海量信息的处理,使中、小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从企业层面来讲,物流企业要学会用互联网平台思维变革产业。2014年以来,互联网引发中国物流各大平台陆续孵化出炉,物流园区平台、公路港平台、零担物流专线平台、运力资源平台、融资租赁平台、物流打车模式平台,平台化的商业业态逐渐进入升级和创新期。物流企业要以此为契机,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实现自身的脱胎换骨。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一带一路,民营物流,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