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县域电商三大模型与三大误区

时间:2016-03-21 10:29:38 点击: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自去年政府的“互联网+”计划出台后,县域电商成了各个县发展的重头戏,我国县域电子商务也进入了快速崛起期。电子商务借着互联网本身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内在特征,不仅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更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运行。电子商务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很多县(区)都看到了这一点,县域电商也因此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开始积极推进自己的县域电商发展,特别是如何走好本县(区)的电商发展之路也成为各个县面临的头等大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大量的县域电商发展模式,仅仅是网上流传的就有遂昌模式、临安模式、博兴模式、桐庐模式、清河模式、成县模式、通榆模式、杨陵模式、海宁模式、沙集模式等至少十几种发展模式。

因为县域差别很大,电商涉及环节众多,到底怎么搞,需要因地制宜,趟出一些路子来。中国电商经济研究院通过深度剖析国内外电商发展趋势,深入各县(区)走访、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座谈讨论等方式,对中国近些年来县域电商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后指出:虽然目前各种县域电商发展模式层出不穷,但能够持续、长远发展的必然是能够形成区域生态经济的模式。若从生态经济进行区分,也无外乎三种模型,即:一县一品生态经济模型、集散地生态经济模型和产业生态经济模型。中国电商经济研究院专家指出,虽然还有其他模式存在但目前阶段尚不适合国情,因此国内目前的县域电商模式要么逐步消亡,要么向这三种模型进化。那么,这三种模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县一品生态经济模型

一县一品,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县(区)在县域电商起步阶段,选择当地某一种特色规模化产品为切入点,集中全县人力物力,打造一个产品,树立县域品牌,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将当地的特色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推向全国乃至全球。一县一品生态经济模型从结果导向来讲,该县的县域经济是以某一品类产品为主,而且该品类产品(含原材料及其加工品)的销售额达到了该县经济总额的50%以上。例如:网上流传甚广的成县模式。成县是核桃产业大县,每年该县核桃成熟的时候成县的县委书记都会在微博上或者网络上大力的推广本县的核桃,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干部也开始开微博,卖核桃。夏季卖的是鲜核桃,冬季卖的是干核桃,以核桃为单品突破,打通整条电商产业链,逐步形成区域的特色品牌。

专家指出,“成县模式”最终是否能够持续的发展起来,关键要看这种一县一品的模式是否遵循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这些县(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该县(区)的某一种(品类)产品具备一定的规模,同时该产品最好还具有一定的特色和本地知名度。例如:五常大米、和田大枣、洛川苹果、奉节脐橙、仙居杨梅等都可以作为这些县(区)打造一县一品生态经济的突破口,进行品牌化经营,打通整条电商产业链,通过大宗批发、订单农业、零售等方式,帮助农民增收,从而带动本县(区)GDP快速增长。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县域电商,县域电商模型,县域电商误区,电商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