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农村电商冰与火并存 最后一公里仍是瓶颈

时间:2016-06-08 09:46:05 点击: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一家湖北媒体的电商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近10个代购点中,每个点每月下单采购额大多在1万元~2万元,提成收入约500元~1000元。如果是单一的村淘点(无其他经营业务),当地政府还每月补贴1000元~2000元不等。

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商委员会副秘书长闵祥涛看来,在中西部农村,除去外出打工一族和老弱病残,一个村真正的消费人群仅占全村人口的20%,市场容量不够,各地村级服务中心(村淘点)若无政府补贴,难以正常运行。

电商进村“最后一公里”仍存瓶颈

湖北京山一位种植有机水稻的创业者对电商很是心动,可是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曾经在一家公司付费寻求帮助,但只得到一个注册号的网站,如何运营管理依然无果。

“农民不懂电商”正在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瓶颈。多位农村电商创业者向记者反映,农村创业培训分散在多个部门,各搞一摊,缺乏系统性。

“当前制约农村电商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才。”中国电子商务师培训管理中心主任韩放表示,目前农业劳动者年龄普遍较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电子商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发展电商在营销、运营、设计等岗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

在武汉电商云工场创新孵化器总经理杨德亮看来,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还需要解决诸如质量标准、品牌知名度、物流配送等深层次问题。“电子商务进农村不能只解决工业品下乡,更要做大农产品上行。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植根于农村。”

曾多次深入农村考察电子商务的杨德亮介绍,农产品电商,如果没有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经营中就很难规避因大面积退换货带来的巨大风险。同时,农户往往缺乏品牌培育意识,加上由于农户分散,道路不畅,一些土特产的物流成本过高。

日前,在湖北省县域电商扶贫高峰论坛上,与会的电商企业与业内专业人士一致认为,唯有打通了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存在的诸多瓶颈,农村电商才能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关键字: 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