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蕾:17年前只领500块工资如今却是百亿企业掌舵人
2005年,马云看完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感慨于军中政治思想工作的强大力量,授意彭蕾也要设“政委”。阿里就此形成了业务主管看业绩、政委考核价值观的KPI评分机制。只有两项评分都完美,员工才能奖金股权双丰收。价值观不融入,根本没法混。
有人把政委称为“阿里锦衣卫”,但政委们的日常更像个陪聊,整天看团队、送温暖、聊家常。比如问员工买房没?有娃没?工作啥困难?客户啥情况?……“侃大山”的结果就是,员工一旦出问题,称职的政委一眼就能猜出问题在哪,是跟主管不对付,还是娃又感冒了。当然政委里也有偷奸耍滑的,但真要一问三不知,也会很快被淘汰。
有了阿里政委加高薪,猎头们纷纷表示,阿里的人最难挖!不认同的早跑了,剩下的都是“死忠粉”。
实际上,彭蕾自己也是个“大政委”,经常沟通做协调。有次阿里年会上,首席技术官王坚激动得摔了话筒、扬长而去,彭蕾马上跑出去亲自安慰。
其实,王坚就是被彭蕾“忽悠”来的。为了让这位微软研究院副院长加盟,“技术渣”彭蕾不停说明阿里的技术水平有多差,一定要王坚才能“拯救”。为说服他,彭蕾还半懂不懂地胡扯了个“奔月”计划,没想到王坚据此看到了阿里云和大数据的前景。鸡同鸭讲也能讲明白,有些事就这么神奇。
多年下来,阿里人对彭蕾有了种特别的情感,被员工誉为“亲切的家人”。其他高管像是攻城略地的“圣斗士”,而彭蕾更像是守卫圣城的“雅典娜”——她拥有一种凝聚众人、看护心灵的特殊力量。
但很快,马云要把“守护神”彭蕾变成了一把“战刀”。
随时会死的支付宝
“烂,太烂,烂到极点。”马云咆哮起来。
2010年1月23日,当1000多名支付宝员工兴冲冲赶来参加年会时,没有迎来欢喜沸腾的舞乐,却在一片黑暗中,沉默地听着一段段充斥着用户抱怨、批评、唾骂的客服电话录音……随即,马云的怒斥更是把支付宝总裁邵晓锋当场骂哭。这个警察出身的大男人哭罢,擦干眼泪,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表示,一定会把支付宝做好。
但在马云心中,支付宝不容有失。他将彭蕾调来,兼任支付宝CEO,邵晓锋向彭蕾汇报。就此,打造“支付神器”的重任,彻底交给了“技术小白”彭蕾。
2003年10月,支付宝正式上线,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网购支付的信任难题。它能取得成功,离不开淘宝、阿里巴巴购物平台一日千里的飞速成长,但也赶上了银行大发展的良机。2004年,中国银行业开始搞网银,苦于没应用,支付宝生逢其时。不过“宇宙第一大行”不糊涂,借联系业务派人到支付宝探虚实,见它只有两个外线电话做客服,也是被这家草根民营企业的简陋惊呆了,就此放下心来。支付宝则一步步与各大银行对接,跌跌撞撞折腾7年,才有了用户2.7亿、日交易量12亿的辉煌成就。
但越如此,马云心中越发如履薄冰,并主动表示:支付宝随时可以献给国家。这个姿态无奈又玄妙,却给企图扼杀支付宝的人莫名吃了颗定心丸,为发展赢得了时机。
彭蕾接手时,支付宝已是“十面围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巨头和金融机构都看清了支付市场的前景,纷纷闯入要分一杯羹。当然,支付宝有淘宝、阿里巴巴这些固若金汤的“护城河”,守成求稳不足虑,开拓进取则极难。华商韬略梳理资料显示,2010年6月,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超级网银”震撼上线,宣告“国家队”杀入。有人觉得支付宝的好日子到头了,毕竟以国家信用为背书,其可信度大大增强。
对此,彭蕾表示热烈赞成、坚决拥护。然后,在不断完善支付宝网购功能的同时,默默地带着团队继续干着另一件事——公共事业缴费。
再强大的金融机构,都不肯干这件“脏活累活”,那就是将所有城市、所有基础设施的支付系统全部打通: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网络等等。并不是他们没资金、没技术、没能力,而是这事吃力不讨好。
彭蕾不管那么多,指引着团队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每座城市、每个管理部门,一家家谈合作,一个个改系统,与支付宝衔接、测试、运转……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