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达达完成融合 众包物流“黑马”杀出
蒯佳祺自称是“误入”同济大学物流专业,误打误走也拥有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物流工程硕士学位,在物流供应链领域有着超过9年的经验。先后任职Oracle、麦肯锡之后归国,历任易传媒、安居客副总裁。
但自称“天生创业”的他终于等来机会,2014年5月,偷偷创办了众包物流平台“达达”。
之所以称之为偷偷创办,是因为蒯佳祺创业极为低调,在中国互联网界,看到机会一拥而上是常态,蒯佳祺选择了“静悄悄地”创业。
奏效!在达达与京东到家合并之前的时间里,达达默默无名,甚至日订单超过百万,他都未向外界发声。
听说一个好玩的故事,一位记者在得知达达的“盛况”后致信蒯佳祺,希望采访,但蒯断然回信,“非常感谢,我们还是个小公司,不值得采访”而婉拒。
当然,光靠静悄悄的创业显然不可能成就达达,在共同投资方红杉的撮合下,达达接手了部分饿了么的订单,从最早的每天10单迅速做到了每天10万单,这个时间是达达创立两个月之后,2014年的7月。
彼时的外卖市场,一片狼藉,饿了么与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口碑外卖等打得四面硝烟,而作为大热市场上的即时物流提供者,达达闷声与之合作,单量突飞猛进。
众包物流概念引中楼阁。
但外卖定位于吃饭的刚需所在,迅速切开了市场,而达达则是外卖背后最大的赢家,它选择了极隐蔽的方式---B2B市场,即帮助企业方去提供服务,而并非C2C市场,即直接为用户服务的即时物流。
2015年,亚马逊、京东等发力众包物流,此前不久,菜鸟网络宣布启动“专业揽件众包计划”,联合6家速递服务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5个城市提供服务。
类似的企业还有人人快递、速派得、闪送、E快送等多家企业,时至今日,就连饿了么、美团外卖也都充分意识到众包物流的重要性而杀入市场,但,时间窗口已晚于达达1-2年。
“从创业的角度,老祖宗总结得很好,天时地利人和”,蒯佳祺认为,达达抓住了这些,天时是整个O2O的快速发展,正如传统快递借助电商发展起来,达达与O2O实现了共生;地利则是选取了本地物流,切入了O2O发展中最大的痛点;而人和则是达达有着非常强大的核心团队,这样的几个因素一结合,黑马由此诞生。
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吸引了五轮融资,2015年底的D轮3亿美元融资之后,达达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
跨过了O2O领域的生死劫,向着“伟大”而去。
蒯佳祺说,我实际上有着很屌丝的情结,希望能帮助更多的配送员,更多的中小企业主。
无独有偶,阿里提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蒯也曾提出达达要“让天下O2O没有难做的生意。”
技术型公司
在双方融合之后,新达达出现了质的变化。相较于合并前130万配送员,新达达在短短的几个月中,配送员接近翻倍,除了京东系订单的巨大增量加持之外,新达达正在呈现强大的技术型公司特征。
“我们是典型的技术型公司,京东到家近2000名专职配送员全部回到了京东商城”,杨骏不无自豪,我们现在1000人,研发人员超过300名,是世界上最轻的O2O公司。
而据说让刘强东大为惊喜的是,接入达达后,京东到家的物流成本迅速降下了超过50%,这在惊喜之余,也让以自建物流取胜的京东,让刘强东深感技术的力量。
“在产品优化上,不仅仅是众包物流的调峰平谷(即实现订单饱和,不至于出现单量的不稳定),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算法与大数据,在商家、时间、品类、距离甚至于天气因素,我们都能做到不同的定价方式,适时调整价格”杨骏说。
比如在凌晨配送的订单,或者在节假日配送的订单,因为配送员的减少,其价格自然要调高一些;再比如送一袋大米与送几包薯片,当然价格也不一样。
关键的是,这些工作均是通过算法与大数据完成。
而据地歌网了解,目前达达正在继续优化技术,以期达到顺路订单的合并与分配,以及更多场景化的技术,实现智能物流状态。
效率与成本的优化之外,新达达更是发力于即时物流链条上的用户体验,京东到家最近上线了一款专为超市电商订单拣货而开发的APP,实现了为拣货员提供顺畅、合理的拣货流程智能化指导,同时辅以拣货时间、用户评价等考核标准,使得订单配送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