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智能快递柜前景广阔 破解难题开启新局面

时间:2017-06-28 09:07:55 点击: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作者:赵碧

条评论打印收藏

成本高长期亏损

智能快递柜是智能社区的重要模块,也是智能社区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

众多企业跟风进入,智能快递柜市场竞争激烈。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智能快递柜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

智能快递柜长期处于亏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智能快递柜运营成本较高。业内人士称,目前一个智能快递柜的成本在1.8万元到6万元。此外,还包括进入小区和写字楼的租赁费用、占地成本、后期维修改造的费用和电费网费,以及物流沟通等范畴的成本,而其使用寿命仅有2到3年。总之,运行一个智能快递柜的成本不低。

二是智能快递柜出现的五年内,还未形成完善的盈利模式。目前,除了个别品牌智能快递柜,向用户收取费用,其他都是免费供用户使用,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其实一些企业是探索过一些盈利模式,比如速递易快递柜,一是向快递员收取派件收费,也就是快递员使用速递易快递柜投放快递时需根据快递柜大小缴纳一定费用:大箱0.6元/件,中箱0.5元/件,小箱0.4元/件;二是用户寄件收费;三是向用户收取超期使用费;四是广告业务收入;五是增值服务收入的模式。据悉未来的发展中,还可能向小区物业收取一定平台费用。业内人士称,这都是蝇头小利。

“功能被替代性太强,目前中国快速送货上门的服务方式,决定了快递柜只能满足部分应用场景,其次,遍布全国的便利店和其他小店,很多兼有快递接收的能力,再次覆盖了部分应用场景,这就极大地缩小了智能快递柜的实际应用面。”中研普华研究员谭小龙补充道。

另外,虽然智能快递柜企业众多,但是该行业仍处于孤岛状态,无法形成联动效应。现在一线城市的街道和社区基本都设置了智能快递柜。但是投放模式粗放、网点布局缺乏合理性与适用性,后期运营维护差等原因,使得快递柜仅作为一个投放存储点,无法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

“智能快递柜作为智能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形成统一的运作平台,才能达到规模,进而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此前就有报道称因成本高,智能快递柜企业亏损难抑制,且行业发展迅速,可能面临行业洗牌,丛屹认为,智能快递柜作为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的新型业态,从融资方面来看,有很大的优势,找准模式不难实现快速扩张,也必然对已成体系造成洗牌效应。

合法权益难保障

智能快递柜进入城市街道和社区后,以其安全、便捷、高效的特质,给民众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

然而,智能快递柜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除了面临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外,还面临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法律问题,应当引起重视。比如,快递员未经同意将包裹放进智能快递柜,用户收不到取件码而无法取件,快递包裹存放“被动”超时产生费用,寄存期间的丢失损坏等问题,最易失联的“最后一公里”由谁来守护?

中消协发布的《快递服务体验式调查报告》展示的经典案例中,显示快递员未经电话联系就直接将快递包裹放入智能快递柜,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频频发生。

其实,在2016年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智能快件箱投递服务管理规定(暂行)》中就曾明确提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在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前,应当征得收件人明示同意”。

同时,还规定了寄件人交寄快件时指定智能快件箱作为投递地址的,可直接将快件投递至指定的智能快件箱。收件人未明示同意采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快递服务合同约定的名址提供投递服务。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智能快递柜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