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一周融资超1.3亿元 无人便利店成为下一个风口?

时间:2017-07-03 09:50:58 点击:
来源:投资界 作者:刘全

条评论打印收藏

以缤果盒子为例,除了一般的上架费以外,还有跟大品牌合作的一些主题活动,想象的空间也是不小的,随着缤果盒子密度的增加,他的媒体价值会显著地提高,同时,基于用户以往的消费记录,能做到精准投放,未来或许可以成为广告投放的精准渠道。

理想很丰满,现实可能很骨感。正如共享单车的遭遇一样,无人便利店恐怕也要面临一些超出商业范畴的考验。想当初共享单车刚出现时,便遭到了各种破坏,“尸骸”随处可见,所以无人便利店面临的挑战并不小,比如顾客恶意弄乱商品,趁机盗走货品,甚至破坏店内卫生。

这方面,自动贩卖机便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事实上,早在90年代末期,上海等地就已经出现了自动贩卖机,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形成气候。曾经有人把自动贩卖机当成垃圾箱,或者恶作剧,动歪脑筋取货,假币使用等等,后面演变成了自动贩卖机前面还要有专人看守,现在的无人便利店也存在发生类似风险的可能性

对此,缤果盒子CEO陈子林总结出一套方法:首先,把无人店部署在封闭管理的小区,或者高端的商务园区里,就已经把最大的风险过滤掉。因为这些地方的常住人口一般是不会小偷小摸的;技术上,实名认证和全方位的24小时视频监控,增加了犯罪的心理成本;再加上有图像分析和全时中央客服,可以保证及时、准确地发现恶意偷盗行为。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偷盗行为捕捉方面,目前的视觉技术都不成熟,是否能有效地防治偷盗行为尚未可知。

“三管齐下”的缤果盒子保持着一个不错的记录:连续运营超过180天,零偷盗、无损坏。而深兰科技创始人陈海波认为,未来无人售货便利店可以接入芝麻信用评分,通过信用评分机制来规范消费者的行为。

投资人:用户还没达到10%,不投

“最近除了充电宝和人工智能还能投点什么?”

眼下正值蓝湖资本合伙人殷明所说的“中国TMT风险投资历史上最焦虑的一段时光”,市场上标的本就不多,嗅觉灵敏的投资人自然早已注意到了风头强劲的无人便利店。

创新工场华南区投资总监熊昊很看好这一领域,他认为当前我国处于便利店的快速成长期,无人值守便利店可以差异化切入并且竞争,市场相对空白。最终,创新工场投了F5未来商店。

而某电商高管、互联网观察家云阳子说,上个月和一个知名投资人深度交流,达成一个初步共识:自助便利店(减少人工),O2O模式(+电商),茶饮水果吧(+体验式消费),可能是新型便利店的三个发展方向,简称之为“两加一减”。不过目前资本观望的多,下手的很少。

他认为,无人便利店应用场景多,复制加盟快速,理论上能快速把销量做起来。这种有想象空间的新型便利店,即使暂时看不懂未来,某些资本还是愿意进来尝试的;如果真能看明白,那资本就会大批量涌入。

曾投过滴滴、ofo以及小电科技的金沙江创投,也已关注到了无人便利店,切确地说,是无人便利店的“缩小版”——无人便利货架。大概两、三个月前,无人便利货架作为一种新的业务形式出现在融资市场上,这种新的形式立刻引起了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江澜的注意。

她花了两个月时间跟市场上所有在做类似项目的团队聊了一圈,比如怎么拓展新的货架,拓展速度如何,成本如何;单个货架的月订单多少,销售额多少,客单价多少,利润率多少;怎么做配送,配送频次,配送成本多少,损耗率多少等等,整体了解到业务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无人便利店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