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概念、分类、作业流程
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作业包含分类、磅秤、大包装拆箱改包装、产品组合包装、商标、标签黏贴作业等。这些作业是提升配送中心服务品质的重要手段。
5、信息提供功能
配送中心除了具有行销、配送、流通流通加工、储存保管等功能外,更能为配送中心本身及上下游企业提供各式各样的信息情报,以供配送中心营运管理政策制定、商品路线开发、商品销售推广政策制定的参考。例如哪一个客户订多少商品?哪一种商品畅销?从电脑的EIQ分析资料中非常清楚,甚至可以将这些宝贵资料提供给上游的制造商及下游的零售商当作经营管理的参考。
四、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配送中心的特性或规模不同,其营运涵盖的作业项目和作业流程也不完全相同。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进货
进货作业包括把货品做实体上的接收,从货车上将其货物卸下,并核对该货品的数量及状态( 数量检查、品质检查、开箱等),然后记录必要信息或录入计算机。
2、搬运
即将不同形态之散装、包装或整体之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在平面或垂直方向加以提起、放下或移动,可能是要运送,也可能是要重新摆置物料,而使货品能适时、适量移至适当的位置或场所存放。在配送中心的每个作业环节都包含着搬运作业。
3、储存
储存作业的主要任务是把将来要使用或者要出货的物料做保存,且经常要做库存品的检核控制,储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空间,还要注意存货的管理。
4、盘点
货品因不断的进出库,在长期的累积下库存资料容易与实际数量产生不符,或者有些产品因存放过久、不恰当,致使品质功能受影响,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有效的控制货品数量,需要对各储存场所进行盘点作业。
5、订单处理
由接到客户订货开始至准备着手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称为订单处理,包括有关客户、订单的资料确认、存货查询、单据处理以及出货配发等。
6、拣货
每张客户的订单中都至少包含一项以上的商品,如何将这些不同种类数量的商品由配送中心中取出集中在一起,此即所谓的拣货作业。拣货作业的目的也就在于正确且迅速地集合顾客所订购的商品。
7、补货
补货作业包括从保管区域(Reserve Area)将货品移到拣货区域(Home Area),并作相应的信息处理。
8、出货
将拣取分类完成之货品作好出货检查,装入合适的容器,做好标示,根据车辆趟次别或厂商别等指示将物品运至出货准备区,最后装车配送。
9、配送作业
配送是指将被订购之物品,使用卡车从配送中心送至顾客手中的活动。
五
建设配送中心的目的
1、扩大市场占有率
企业除了提供品质优良的物品外,还必须提供适时适量的配送服务,作为企业增加营业额的秘密武器,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
2、降低成本
降低物流成本是最根本的目的。一般的情况:连锁企业与生产企业的营业部门整合成立大型的配送中心,提高作业效率,从而降低库存和输配送费用。
3、提高服务质量
消费者对物品品牌的迷信度越来越低,物品之间的品质差异也越来越小,因此当要购买的品牌缺货时,会马上以其它品牌代之。所以,商店里都尽可能的销售畅销物品,库存数量最好是不太多,又不会缺货。因此,就会要求多品种少批量的订货及多频度的配送,就要求快速反应处理订货及出货。通过设立配送中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服务品质:降低交货时间、提高交货频度、降低缺货率、误配率、紧急配送、假日配送等。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