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将物流行业送往智能时代,菜鸟网络配送车已经上路

时间:2017-07-07 16:00:52 点击:
来源:雷锋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为此,在5月22日举办的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网络发布了一项代号为“ACE”的未来绿色智慧物流汽车计划。“ACE”计划的核心是“智能”和“绿色”;让绿色新能源车搭载智慧的大脑,实现配送员、车、仓库、城市末端的全智能绿色覆盖。具体来说,结合菜鸟智能分单技术可以实现前置分拣和集装运输,免去在配送站点的二次运输环节。再加上动态定位技术,可以将货物直接送达快递员,实现移动网点,快递员无需多次往返站点取货,大幅提升了派送效率。

物流版“变形金刚”电动交换箱体运输车,则提升了仓库到站点的多频次运输效率,满足了站点的多频送货需求;帮助商家提升服务满意度,让商家实时了解货物所在位置,通过APP还可以更改送货时间,服务更贴心更智能。

此外,胡浩源向雷锋网介绍,菜鸟网络也在积极探索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车辆路径规划中,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他表示,经过各类场景验证,菜鸟网络的车辆路径规划算法至少可以减少10%的车辆使用。目前中国电商物流货车数量约为40万台,如果该算法能在快递行业全面推广,每天节约的成本将达到1000万元以上。据介绍,这套算法除了适用于农村物流业务场景,也开始逐步运用到城市、城际等更加丰富的环境当中。

“ACE”计划的目标是打造100万辆搭载“菜鸟智慧大脑”的新能源物流汽车。据菜鸟“ACE”计划负责人时瀚透露,“ACE”计划研发的新车已于4月在深圳和成都两个城市进行了试点。以深圳为例,单车行驶距离减少了约30%,空驶率降低了10%,成本节省超过两成。

最后一公里配送

“最后一公里配送”一直是物流行业热议的话题,各大物流企业也投入了许多精力。亚马逊和京东一直在尝试无人机送货,但续航里程和负重能力是其致命短板,加之监管政策掣肘,短期之内难以实现。京东于今年“6·18”在校园中推出的配送机器人虽然吸饱了眼球,但就其实际表现来看,还远远无法替代人类派件员的作用。

物流巨头顺丰积极布局智能快递柜“蜂巢”,代表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另一种思路。据相关数据,智能快递柜所承接的包裹量分别占2015年和2016年快递行业总包裹量的2.2%和6.8%,2017年预计占比将达11%,增速明显。

大好的前景下,却也面临着成本高昂的现实问题。有业内人士称,目前一个智能快递柜的成本大约为1.8万元至6万元。此外,智能快递柜还涉及进小区和写字楼的租赁费、占地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线路改造、与物业沟通等多项开支,而其使用寿命仅有2年到3年。

胡浩源也表示,快递之难,最难是在末端。国家邮政局的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快递业务量完成312.83亿件,同比增长51.40%。预计到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将达到438亿件;2020年快递业务完成总量不低于1022亿单,2016年至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4.44%。随着快递业务量逐年快速增加,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压力越来越大。胡浩源认为,解决末端配送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协同、共享的网点设施。

目前,菜鸟网络已经与商家、校园合作,建立了数万个代收驿站,它们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方便、安全、多元化的末端配送方式。

智能硬件方面,菜鸟网络同样有所布局。去年9月1日,菜鸟网络通过一则视频发布了能将包裹全自动配送到用户家门口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小G”。“小G”机器人运用到了智能感知、动态识别、智能避障以及环境分析等多项关键技术。据悉,快递开始配送前,用户可以事先向小G预约配送的时间,地点与物品,小G会协同工作,自动进行包裹的分配和运行路径的规划。通过内建的导航系统,它能在无人干预情况下实现自主定位导航。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菜鸟配送,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