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生鲜电商竞争升级 成为阿里与亚马逊的角斗场
BigBasket之前的模式是按时按需配送然后从中抽成。这种模式由于成本太高钱烧完了,所以就转型做B2B配送到线下零售店。这正好踩到阿里的战略上,也促成了阿里对BigBasket的投资。
而且,此时进入食品行业时机不能再好。印度政府已经批准本土食品处理行业100%接受外商直接投资。而且根据新规定,外国公司也被允许在印度开设全资子公司,通过开设实体店或网上零售店生产、制造食品。
目前,亚马逊、BigBasket和Grofers都拿到了线上食品零售业务执照。这个政策变化大幅提升了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水平,也让不少农民从中受益。
印度政府鼓励有组织的零售商直接向农民采购产品。因为在过去,不少中间商会从中间环节挖走大部分利润,导致市场上的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今后企业可以掌控全部生产、采购流程,再加上自营品牌,利润一定更多。
至于物流成本,企业完全可以学习MilkBasket的模式,夜间送货。竺道曾经报道过他们的商业模式,客户在午夜12点前下单,然后MilkBasket在夜间装配再夜间送货,夜间送货避免了交通拥堵。用户在第二天早上7点前收到订单。
最近竺道团队内部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印度互联网巨头在现有商业模式走不通时,剩下的是不是只有品牌价值?”这个话题起源于Snapdeal,在和Flipkart合并谈判失败后。有人认为Snapdeal不可能再融到钱,因为信誉不行了。那投资人之前的投资是不是白烧了,Snapdeal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由此延伸来看,像Housing.com、BigBasket、Snapdeal这些行业领先的企业都是在错误的商业模式上融了太多钱,白白烧完了才发现原来商业模式无以为继。其结果只有转型或者卖掉,他们是不是剩下只有品牌价值了?
再由此延伸到印度到底应不应该投资?印度有13亿人,但是网购族7000万,那这个市场是大还是小?人均GDP只有达到2000美元时才有消费能力,而现在印度人均GDP是1990美元。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印度市场大而不强,但投资是应该的。印度市场和印度经济关联,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人民会越来越富逐渐具备消费能力,市场会越来越大。
但印度经济发展离不开外资,印度是小政府,大社会。印度政府没钱,所以极度需要外资发展经济,需要阿里巴巴、亚马逊、软银这样的企业帝国来投资,带动这个国家的发展。
这个过程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10年,也只有这样的企业帝国才有能力改善印度的基础设施,才有本钱掌控印度市场并且坚持到印度市场成熟。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