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没有实体经济 马云就是死路一条
但是有一条,我的法务费用提高,因为我们的官司太多了,别人都偷我的专利。我讲雷军的小米是小偷,我怎么会讲错呢?他不敢说。真的碰到我的人偷了我的专利,那我就打他,被打的人都不告我,你旁边急什么。如果小偷我放过他,我们的中国创造永远不可能强大起来。
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经常说保护专利,怎么保护?每天拿我的专利卖几百万台,最后只给我两百万,他赚了多少?他还会偷。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小了。我们一个企业创新,一个研发技术,申请上亿资金投入一个专利研发,我们搞出来,轻而易举被别人偷了,那你气愤不气愤?所以我说打他还是轻的。
靠这两点,证明格力电器有未来!
首先我告诉大家,格力在2004年的时候,曾经遇到一次最大的挑战。
当时我们政府希望把格力电器卖掉,2004年的时候我们的销售额138亿,如果我们同意卖掉的话,我们只能按净资产9亿,但是我想今天就没有中国自己的世界五百强。
我们政府的建议也不能说错,他迫切地希望我们的城市有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但是你有没有想这个不是中国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有什么值得感觉自豪呢?所以当时我们坚决反对。
后来这个买家就说,我们很奇怪,在中国已经收购了好几个企业,都很成功。怎么到格力就变了。
因为当时我们的国有资产占了58%,当时我也强烈要求不能卖。结果外资企业告诉我,说给我年薪八千万,我们中国所有的合资企业经营者都是非常满意的,但是我说我不满意。
你告诉我,我们中国有多少自己的品牌生存下来了?有多少好的品牌今天不存在了?因为我们的品牌基本上都卖完了,所以我们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有多少人了解中国?高露洁在中国生产,但是原来就是中华。当然还有无数的品牌。
2004年我没办法,我就跑到省里去汇报。虽然我们才130多个亿,但是我告诉他几个数据,证明我们格力电器有未来。
第一,我们走出去,学习外国的经验。但是什么叫学习?我们更多是模仿,不是学习。中国的家电企业,企业的结构都是按照外国人的结构来设计的,它的名称都是事业部,这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日本。我记得那时候我当总经理,别人劝我赶紧改名,因为“人家都是总裁,总经理显得档次不够”。总裁也好,总经理也好,空调不好,什么裁都没有用!
所以当时找张德江汇报的时候我就说,格力电器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研发能力,但是说老实话,我们的研发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看看我们当时是什么样的背景。但是我们坚守十几年,我们改变了。为什么改变?是因为我们坚守,我们相信自己的责任,所以我们成功了。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