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王健林:明确打造中国唯一的实业+互联网大型平台
2、向管理要效益。去年丁本锡总裁对商管的停车场、广告牌管理进行改革,仅此一项,万达商业就多了4亿的收入。这4亿可不像租金还有管理费,这4亿是在原有基础上新增的,没有增加其它成本,人员也没有增加,相当于多建了4个万达广场。去年集团人力资源调控到位,经过统计,去年一年光是人员绩效考核所节省的成本就接近10个亿。这两个例子说明万达企业大、人多,在管理上只要稍微下点工夫,就相当于中小企业干好几年。
3、源头抓好成本管理,一说管理成本,各公司总是从中后期看到的抓起,其实不对,要学会从前期、从源头上管成本。一是设计管理。主题乐园、演艺等创意设计成本没把控住,中后期怎么管成本都控制不住。所以,我总讲规划、设计、创意这些人是第一成本控制人。所有设计、创意一定要和成本套在一块,别光让老板高兴,结果成本增加了。二是人力成本要控制。特别是万达转型服务业以后,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人可能要增加。如何管控成本?要靠科技手段,尽量减少人员成本。三是堵漏洞。企业再创新,效益再好,漏洞大也得完蛋。所以制度也要不断完善,靠制度管人。四是强化审计和反腐。
(七)全球打造万达品牌
现在万达不光是创造商业成就,还要着力打造民族企业品牌。
1、万达电影品牌。现在中国、甚至世界上也只有万达拥有全球电影院线连锁渠道,而且也只有万达在中、美两个大电影市场都拥有内容公司。很多方面我们都是独有的,所以打造中国电影品牌的担子,万达应该主动承担起来。我们要从合作拍片、全球发行、电影内容等几个方面入手,把万达电影品牌在世界上打响。
2、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全球品牌只有美国三家,万达要努力要成为第四家,也是中国第一家全球性的文化旅游品牌。若干年后,我们还要争取后来居上。到2025年全球开业25个“万达城”,其中海外开业5个“万达城”。只有首先从规模上做到了全球第一,才有可能通过慢慢地积累,提升到品牌领先,甚至说品牌第一。上来就要做品牌第一,怎么做?先得把规模做上去。有些人不相信中国文化企业能够对抗美国企业,很多人是崇洋媚外的,觉得好像除了美国人行,中国人肯定不行。那万达就用实践、用时间来证明我们是可以的,而且做到后来居上。清初诗人赵翼曾经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那是古代,现在说各领风骚十几年,甚至各领风骚三五年,赵翼的意思是说新的事物一定取代旧的事物,就看万达能不能成为这个新事物。
3、高端酒店品牌。全球众多高端酒店品牌,没有一家来自于中国,即使有的中国公司收购外国的高端酒店,那也不是民族品牌。现在,在中国前50名城市中,有一半左右的城市,万达酒店的收入处于领先地位。全球酒店业联盟连续三年把全球最佳酒店奖给了万达。而且去年评了一个全球唯一最佳设计机构,以前没这个奖,也给了万达酒店设计院。万达酒店品牌开始走向世界,在海外地标城市签约了一批万达文华酒店。几年以后,万达酒店在海外开业十几家,在国内开业一百几十家,到那时,万达的高端酒店品牌在全球一定会树立起来。
4、企业管理品牌。万达要把创造、总结、传播中国企业管理思想作为己任。目前,企业管理思想以美国为主,日本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我相信随着中国企业逐渐发展、强大,中国企业管理思想在世界也应该有一席之地。所以万达决定推出企业管理三本书:第一部《万达哲学》,讲管理之道,已经在海外发行了四种语言版本,不到一年发行21万册,说明还是受到认可的。第二部书名为《万达管理》,讲万达管理之术。经过半年多讨论,我亲自选定了25项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核心要点,有论有据来讲解万达如何打造全球超一流的企业执行能力。这本书准备今年把它写完,明年上半年出版发行。第三本书的内容还在研讨。这三本书在逻辑上肯定是有关联的,都是讲万达的企业管理。我相信这三本书全球出版发行后,万达为中国企业管理品牌的建立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今年我推荐大家继续读一读国学经典,读读《大学》、《中庸》吧。
2016年已经过去,2017年是全球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中国经济也面临内外更大压力。作为一个有全球业务的企业集团,万达要完成今年的任务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也希望全体员工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工作,争取明年再开年会表奖的时候,各公司都能够全面超额完成任务,不希望有一个公司掉队。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