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全球第一综合竞争力仅28 究竟差在哪儿呢?
德勤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分析出中国物流业的主要短板:清关效率(中国在全球排名第38位)、交货及时性(排名第36位)、物流服务能力与质量(排名第35位)。清关效率主要属于政府的职责,其余两方面则属于企业自身需要提高的范畴。中国物流在贸易和运输基础设施排名相对靠前(第23位),这说明近年来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物流基础设施提升。
现代物流已经发展成包括合同物流(第三方物流)、地面运输(公路和铁路系统提供的物流)、快递及包裹、货运代理、第四方物流、分销公司在内的庞大体系。因而国家的物流业总体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取决于整个物流产业的管理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水平和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整合能力。
美国、中国的社会物流总成本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这与两国较大体量的GDP、产业结构、国土面积、人口总量等均有密切联系,但就物流业的管理效率而言,中国整体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
分析中国物流费用结构可以发现,运输费用占比最高,但2006-2013年,运输费用在整个物流成本中有下降的趋势,保管费用的占比近年缓慢上涨,管理费用占比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我国近年物流业成本上涨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是用地、仓储成本上升。排除土地价格自然上涨的因素,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引发的各电商企业争先建设仓储基地,以及各地纷纷上马物流产业园区都是促进仓储价格上涨的需求端要素。
虽然社会物流费用较高,但中国物流企业的利润率却并不高。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利润率只有4.1%,低于同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1.4个百分点。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