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藏危机 上网习惯性错误有哪些
现象 充电宝、U盾也藏陷阱
公用充电设备、充电宝和U盾,插入USB充电线,不过三四分钟,手机竟然黑屏打不开了!然后手机又自动启动,从未离手的手机,就这样被他人操控了。当前,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公众场合,有很多免费提供给公众的公共充电器。然而,一旦有不法分子看中这个“商机”,在手机充电器的接口上做些手脚,或者植入恶意代码,就可以达到获取公众个人信息的目的,严重的还会给用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建议】
智能手机的充电线,同时也是数据线,若充电宝植入恶意代码,就会顺线传输,植入被充电手机,用户却毫无觉察。接下来,手机就成为黑客的囊中之物,或锁屏勒索,或窃取手机中的私人信息。建议消费者一定要到正规商家处购买品牌充电宝,千万不要一味图便宜在地摊或者非正规营业场所购买。
现象 个人信息泄露藏危机
消费者孙先生这段时间因为要添置新家具,就想提高信用卡额度。看到自己加的一个投资理财为主题的QQ群里有人说可以帮忙代办申请提额,代价是只收取一点儿服务费。想到可以省事儿而且确保能提升额度,孙先生就打算把自己的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及手机号码等重要信息给这位群友。幸好他发信息前多留了个心眼,询问了在公安工作的一位朋友,对方提醒他万万不可把重要信息给外人,以防范网络支付安全。后来孙先生给银行打电话申请了临时额度先用着,不久就听说群里有QQ好友的银行卡被盗刷,而这个人就曾经托人代办过类似业务临时告知过别人信用卡卡号等信息。孙先生暗暗庆幸避免了一次个人信息泄露危机。
【建议】
个人的账户信息、支付密码、银行账户等都是非常保密的,切勿外泄。在使用智能手机,用微博、微信、手机QQ等即时通信工具聊天时,不轻易在网上给陌生人留下自己姓名、电话、证件等信息;对于来路不明的短信不要回复和打开短信中的链接;网络购物到知名的网上商城,不要轻信网上低价推销广告,填写支付信息时,务必检查支付网站真实性。若在网上银行转账或消费,登录时使用软件键盘输入密码,不选择“记住密码”选项,并使用数字证书,交易完成后保存交易记录,立即拔下数字证书U盘,并对网上转账、单笔消费进行金额限制。同时,家庭WiFi也要保护安全,建议定期更改家庭路由器的密码,采用字母加数字的高强度密码;无线路由器设置时,宜选择WPA2加密认证方式,不使用WiFi时,关闭路由器。另外,如果手机上留存了这些个人信息和账号密码,手机一旦遗失要第一时间致电运营商挂失,并将与手机绑定的所有支付业务(如网银、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一并解绑;通知亲朋好友手机丢失,防止诈骗;旧手机应由专业机构回收处理,既环保又安全,切勿交给小商小贩随意处置。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