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不是菜鸟:马云的物流梦想和现实
事实上,在菜鸟网络成立前,阿里内部早已有“天网”计划。所谓的“天网”,是指阿里通过收集物流公司的大数据,以提升快递公司乃至快递行业的效率。菜鸟网络的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淘宝上相关的多家大型快递公司的前台数据系统已经接入菜鸟网络,这意味着一张全国性快递监控网络已经被阿里收入囊中。
毫无疑问,菜鸟网络的核心资源是物流大数据,但与此同时,菜鸟网络在全国各地四处拿地。在过去两年里,菜鸟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拿下几万亩土地自建仓储中心,并将之分为“八大军区”。这一“地网”是菜鸟网络的另一面,与“天网”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支撑起菜鸟网络的运转。
据牛智诚介绍,中国目前70%的快速包裹数据,都是在菜鸟网络上运转。从商家一发货开始,菜鸟网络就能知道该物品要经过哪几个结点,在什么时间点送到哪个最末端的网络。“以前快递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物流量,但是现在菜鸟网络能够提前预判一个城市到全国各地的包裹数量和运输路线,从而提前准备人力和配送车辆等资源。”
牛智诚表示,大数据在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后,将发挥更大的威力。“一方面菜鸟网络能帮助快递公司估算分布中心的人力和场地资源,另一方面商家通过菜鸟的配送系统预估各个城市之间的备货量,实现动态补货。”
不抢合作伙伴赚的钱
菜鸟网络的首轮融资即破百亿,并非只是偶然。
今年1月15日,圆通宣布将借壳大杨创世登陆资本市场,业内普遍认为是圆通此举是受到申通率先上市的刺激而作出的反应。不仅如此,中通、百世汇通等快递企业都传出谋划上市的消息,甚至连一直宣称“不上市”的顺丰速运前不久也刊登公告称,已启动国内上市流程。此外,韵达、宅急送和天天快递均获得了新一轮融资,为行业洗牌整合预备弹药。
申正远认为,今年以来快递行业呈现融资潮,主要原因是快递行业面临资本困境,快递企业打破瓶颈需要上市融资。另一方面,申通、圆通接连上市,给其他快递企业造成一定的经营压力,于是纷纷宣布上市计划。
阿里的菜鸟网络和京东的自营物流已经给快递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虽然菜鸟网络的目标是搭建智能物流平台,自身不拥有快递员和配送车,但快递企业也担心,菜鸟坐拥大量实际库存、配送路径等具体信息后,是否会用互联网思维颠覆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申正远分析称,快递公司大部分业务都来自于淘宝,因此快递公司都希望加入菜鸟网络,不过菜鸟网络就面临着如何分配平台上快递企业资源的问题,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矛盾。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