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政“满月”,深圳电商企业何去何从?

时间:2016-06-16 09:59:44 点击:
来源: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备受争议的正面清单

此次“正面清单”的推出一波三折。4月7日,财政部等11部门正式公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这一批正面清单包括了1142个8位税号商品,涵盖了部分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以及部分化妆品、纸尿裤、儿童玩具、保温杯等商品,但液态奶、生鲜、保健品等在内的多款热销产品未包含在内。随后,4月15日,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13个部门共同发布了第二批正面清单,此次新增151个税号产品。随后海关总署还公告称,4月8日前运抵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不受上述正面清单限制。

对此,冯泉表示,这个“正面清单”并没有尊重市场的客观需求。两次“正面清单”累计覆盖1293个税号产品,而据1月8日深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前海保税港区全年共备案跨境电商商品36603品种次,超过96.47%的商品名单不在所谓“正面清单”之列,而属于“负面清单”,受此限制,绝大多数备受市民欢迎的食品、化妆品、保健品、母婴用品短期内将无法进口。因此,新政执行后保税区有大量商品因为没有通关单要退转境外,部分在途货品也被卡在港口无法进入。

让跨境电商企业备受煎熬的根源在于“正面清单”的局限性。在新政实施前,深圳等综试区企业进口货品的报关手续是订单、运单和支付单三单对碰,报检只需半天时间,货品即可入区上架以待销售。但4月8日开始实行的新政则规定,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需按货物验核通关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跨境电商都无法提供通关单所需的资质、单据证明。

冯泉认为,新政的本意为堵住税收漏洞,但由于清单要求跨境电商按货物提供质检通关单,相当于将一般贸易的检验检疫要求加到了跨境电商进口上,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他表示怀疑。以食品通关为例,办理通关单需随附原产地证书、卫生证书、食品成分分析表、进口许可证、企业首次进口食品类的进口声明、出入境食品包装备案书、安全性评估材料等10余种单据,还需办理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境外出口商备案等前置性审批,不仅手续繁杂、办理时间长,且未能满足前置性审批条件的商品将无法进口。

此外,货物在进入中国向国检申报时,除“检疫”环节外,还需要提供相应的原产地证、卫生证、销售许可、动植检证、质检报告等文件,像首次进口的化妆品须获得食药监总局核发的化妆品许可批件,首先样品需要送食药总局指定的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机构检测,平均耗时2个月,之后送食药总局药化司化妆品处进入备案流程,平均耗时6个月,加上排队等候时间(食药总局每年受理约2万份申请,仅5000份注册备案成功),全套备案流程在顺利的情况下需耗时至少一年。样品检测费在8000元以上,通过代理公司注册备案费用在2万-10万元。面对如此复杂的审批流程、漫长的时间周期和高额的检测费用,受访的跨境电商从业者表示,按照现有的监管要求,未来保税区经营模式如何走十分迷茫。

一般贸易和直邮或成跨境电商趋势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站式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递四方对电商新政感同身受。据该公司海外电商事业部总经理陈俊介绍,“4.8新政”之前递四方就暂停采购观望局势,新政出台之后,及时地调整了平台上的品类,大幅增加了一般贸易和海外直邮的数量,“尽管保税区发货速度更快,体验更好,但是受通关单和正面清单的两大影响,我们决定放弃部分保税备货,提升直邮的比例。另外由于税收政策的调整,部分产品走一般贸易价格更优惠,我们也会增加完税产品的采购,后期完税产品采购将达到一半以上”。目前,递四方在海外有35个海外仓,未来公司会逐步将目光从保税进口,转向直邮进口和传统一般贸易。

跨境集市CEO单新宁介绍,通过平台数据显示,直邮货源需求增加了114%,是原来2倍还多。对一般贸易即完税货源的需求,也增加了80%。受到需求的推动,完税和直邮货源的供应商数量大幅增加,注册商家和货源单环比增幅都超过50%,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于走秀网来说,新政的影响不大,走秀网副总裁吴盛幸介绍,“实际上走秀网一直以直邮模式为主,因为我们的商品差异性很强,不适合备货。”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跨境电商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