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生鲜电商仅有1%盈利 这门生意为何这么难做

时间:2017-04-27 09:50:27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首先,国内农业品的供应链体系错综复杂,信息传导效率不高,造成销路不畅。其次,长期以来,国内在生鲜领域的标准不完善甚至缺失,导致商品标准化程度不高,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往往担心商品品质。

每日优鲜COO孙原认为,生鲜电商要做的其实是把上游的供应链体系打通,目前平台上有50%以上的商品来自原产地直采,其中大概20%的商品是和原产地进行合作,C2F(Customer-to-Factory)模式是生鲜电商的发展趋势。

中粮我买网的生鲜商品以海外直采和自有品牌为主,这主要依托中粮集团的供应链优势。唐羲震表示,我买网还推出了C2B生鲜平台,瞄准对食材有着高要求的人群。

本来生活网目前主要是中间商和原产地两种供货方式,陈翰林介绍,未来会增加原产地的供货比例。

产地直采、建立标准,对供应链的要求更高,扩大规模,在价格方面获得优势;优化整个流程,降低产品损耗;发现更具差异化的产品等,都是摆在各家生鲜电商面前的挑战。

2)仓储配送都需要大量投入

生鲜商品本身的保鲜期不长,对仓储和配送的要求很高,目前,很多生鲜电商都着重宣传自建仓储、配送,一方面需投入大量成本,另一方面对运营效率的要求更高。

每日优鲜定位于社区级零售,主打2小时送达,据孙原介绍,每日优鲜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各有一个大区仓库,这是生鲜产品到达每日优鲜的第一站,接下来生鲜产品由冷链车从大区仓库运送至前置仓,目前北京市区内有100多个前置仓,每个前置仓一般覆盖半径3公里的区域。

本来生活是自建仓储,目前北京区仅一个。与每日优鲜前置仓模式不同,本来生活采用的是大仓模式。陈翰林表示,本来生活网类似于线下的麦德龙和山姆店,是以大宗商品和家庭用户为主,北京区的所有商品都从这一个大仓发出,再发往各个区域。这样一来,商品送达的时效性就低出很多,与每日优鲜2小时送达不同,本来生活通常都是次日达。

中粮我买网也是自建仓储,在北上广三地分别有大型的仓配基地,用户下单后,进行分拣提货,次日送达。唐羲震表示,自建仓储的成本相对高一些,但是便于管理,在一定的用户规模下这部分成本可以覆盖。

3)市场渗透率低,获客也是问题

如何获客,也是目前生鲜电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陈科表示,目前,电商已过人口红利期,近两年网上用户规模增速放缓;其次从中国人的家庭结构来看,年轻人虽然是网购的主体,但购买家庭生鲜产品的决策权仍然掌握在妈妈辈的手中。从获客的角度来看,商品品类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做日常普通的果蔬类产品,还是拥有高毛利的进口产品有很大的差别。

不过,在孙原看来,和其他品类不同,目前,生鲜电商的线上获客成本处于比较低的时期,大概为母婴行业获客成本的三分之一。

早期的价格战已经筛选掉一批不合格的对手,如今已经不可持续。孙原认为,以价格优势获取用户的前提是,降低上游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而不能一味补贴用户,以至于发展不可持续。

实体店在生鲜大战中意味着什么?

有些生鲜电商曾试水线下门店,不过去年曾相继传来天天果园关闭线下门店、本来便利暂停运营的消息,线下门店在这场生鲜大战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相继关店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生鲜电商的资金压力,租金、人力成本以及消费体验等都是线下门店的痛点。

每日优鲜表示目前不会在线下进行布局,孙原解释道,未来一定是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但是目前来看,线上获客成本更低,和每日优鲜的前置仓相比,普通门店的租金成本大概为前置仓的3倍左右,人力成本达2倍左右。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生鲜电商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