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革命与未来六大趋势
我们的流通业也面临着智能化的趋势,如今,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在语音识别、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突破,小米也设立了探索实验室,京东之家里所有价签都使用的是电子水墨屏,与店内基站连接,所有商品与京东线上实时同价。店内商品支持自动结账,用微信或京东App扫描价签上的二维码,可以跳转到京东页面,了解商品的详细情况及用户评价,顾客可选择当场提货或京东配送。在京东之家门店的后台,则是京东成熟的交易平台、人工智能销量预测平台、客流分析平台,成为赋能商家的重要手段。
第五,跨界化,这种跨界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各业态之间的跨界,第二个层面是指流通企业与其它物流乃至金融企业、高科技企业等进一步融合。
第一个层面的跨界是指未来我们已经很难按照现有的业态进行明确的划分。正如刘强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所言:从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再到电子商务,零售未来可能会演化出更多新的业态,超越今天的想象。但无论它怎么发展,一定还是会紧紧围绕“成本、效率、体验”。而且,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的是各种业态的交叉产物,比如百货店向购物中心的变形;大型超市的微型化反转等。
第二个层面的跨界是流通企业必将通过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进行跨界整合,也就是京东所说的零售基础设施。因此,流通企业必须把关注的重心从仅仅是解决供需信息的问题,向解决物流与资金流等问题上靠拢,占领更高的主导权。
第六,大型化乃至垄断化的趋势。
尽管我们不愿意看到这个场景,技术领先者必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进而形成了技术垄断。在美国,从沃尔玛一枝独秀到亚马逊独步天下,我国也可能出现类似的趋势。当然,流通革命不会一蹴而就,它将借助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和深化,引发产业之间的融合,业态的不断裂变。这种创新的竞争结果,必然要遵循新的游戏规则,达维多定律要求企业要保持领先,就必须时刻否定并超越自己,也只有行业的前三名甚至只有前两名能够存活。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