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vs京腾:电商天下的帝国与盟国之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论坛进行中,陆震洧多次推荐在场人士尝试钉钉,同时,他还介绍了阿里旗下技术社区云栖社区。“阿里对于技术团队有这样的一个KPI,就是某些技术团队的leader,需要在云栖社区有贡献,无论是一些比较前沿技术的文章的分享,或者说双十一比较大的事件性的这种技术的突破(都需要透过云栖社区向公众介绍)。”
技术团队不是没有看到阿里在社交流量上的短板。仇冰雪说,阿里的优势更多在于技术。针对这一说法,有业内人士认为,真正的差异来源于数据本身,“客观上,各家技术框架都大同小异。”
社交流量上有所缺失,但阿里拥有业内相对更完整的电商数据。LG电子MGD部长傅昊称,海量电商数据,足够延展出多种可能。“目前各家数据的精确性都还有提升空间。”
客观上,阿里在电商板块表现得相当强势,而这一场景数据,有着不逊于社交流量的含金量。
以营销为例,在顾客转化率上,电商流量无疑最高,其次是搜索场景、兴趣场景,“这一块数据有极大开发空间。”上述行业高管说。
于阿里来说,除电商流量外,通过“买买买”得来的微博、优酷等社交、娱乐流量也有着巨大含金量,关键在于打通。这一步骤正在进行中,陆震洧在论坛上坦言,存在难点。“越大的公司可能跨BU(业务单元)之间整合确实不是那么容易。”
但他也向记者透露,目前集团内流量已基本打通。“大方向是这样,但数据层级就得再谈。”
各巨头入局后,在电商营销板块形成了腾讯、京东不控股只谈合作的“京X计划”及阿里内部生态两大派系。前者范围更广、相对更开放,但合作深度存疑,后者范围相对窄,但依托于资本关系深度合作,相对更封闭。
前述行业高管表示,“大战伊始,各有优势,但实质上,比得是各家的整合能力,谁先整合好,就能获得更大市场的空间。现在开始,大战也将渐入高潮,相信会很激烈。”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