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厦福泉“一群九组团”补链强链高效联通

时间:2025-05-22 10:10:37 点击: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近日,满载1.13万吨混矿产品的货运专列从福建福州港可门作业区缓缓驶出。作为可门港铁路支线全线贯通后的首趟跨省海铁联运专列,此次发车不仅标志着港区铁路疏运物流网络实现跨越式升级,更拉开了区域物流运输格局重塑的序幕。

近年来,厦门、福州、泉州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为抓手,着力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一群九组团”现代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加快完善平急转换高效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有力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交通强国福建先行区建设。

枢纽经济区物流业增加值超2000亿元

眼下,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正加快建设,配套的航空货运体系也在同步搭建中。在翔安国际机场货运区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货运站钢结构吊装、楼承板铺设作业。另一侧的商舟翔安国际机场货运工程也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整个项目主体结构预计6月底全面封顶。

据了解,这两个货运站是厦福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项目,也是翔安国际机场航空货运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合计41万平方米,计划与航站楼等主体工程同步投入使用。根据规划,商舟翔安国际机场货运工程建成后,将助力厦门搭建“区域同城化配送4小时送达、国内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主要城市1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2天送达”的物流服务网。

依托中央奖补资金,厦福泉三市加快建设厦门新机场山东航空基地货运站、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航空物流园等项目,成功培育13条全货机国际航线,辐射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3年,厦福泉城市群累计建成17个综合货运枢纽,新增改造枢纽面积216万平方米,形成厦门前场物流园、福州现代物流城等多个大型枢纽经济区和物流集聚区,枢纽经济区实现物流业增加值超2000亿元。

陆丝海丝运输通道无缝衔接

近日,3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合瀛”轮在“海巡0808”轮的护航下顺利靠泊湄洲湾港罗屿码头,标志着运行于巴西至中国之间的首条“丝路海运”铁矿石航线累计运量突破1000万吨。

3年来,厦福泉三市依托补链强链资金,重点建设福州港后方集疏运铁路、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其中,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铁路专用线以“垂直岸线”直插码头作业区,使船舶与铁路实现“同点作业”——集装箱从船舱到火车车厢的运输距离缩短至“零公里”,作业时间压缩50%以上,单箱运输成本降低20%。

在补链强链政策导向下,厦福泉三地充分发挥“丝路海运”品牌优势,持续加大供应链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推进综合货运枢纽联网提质扩面。三市依托省港口集团等龙头企业,推进重点港区集中连片开发,完善厦福泉沿海内支线网络;通过加密海上穿梭巴士,实现“天天班”运营,形成外贸集装箱以厦门为主、大宗散货以福州为主、内贸集装箱以泉州为主的分工合作、协同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已达132条,通达46个国家,累计开行1.5万艘次,品牌影响力不断巩固提升。在132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和79条“丝路飞翔”航线的基础上,厦福泉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畅通内陆腹地外向大通道,推动“陆丝”与“海丝”运输通道无缝衔接。

展望未来,厦福泉三市将继续紧扣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要求,深化区域协作,推动形成更具规模效应和辐射力的综合货运枢纽集群,以更加高效的物流体系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交通强国福建先行区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字: 补链,强链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