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亚马逊未来靠啥赚钱

时间:2017-04-27 09:36:07 点击: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乐邦

条评论打印收藏

“我经常会问:‘未来十年将发生什么改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我几乎从来不问:‘未来十年什么将不会改变?’我承认,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更加重要——因为你可以围绕长时间稳定的东西来制定商业战略……在我们的零售行业中,我们知道顾客想要低价,我知道十年后仍会这样。他们想要快速的配送;他们想要广泛丰富的商品选择。无法想象十年后会有顾客跑来跟我说,‘贝索斯,我喜欢亚马逊;我只是希望它的商品价格高一点,’或者说‘我喜欢亚马逊;我只是希望你送货慢一点。’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改进那些事情上所作的努力,我们现在为其投入的精力,到十年后仍将会给我们的顾客带来好处。当你知道某件事是假不了的,即便是长期性的问题,你也能够承受向其投入巨大精力的代价。”

亚马逊总是在思考未来的业务发展,总是在开发新业务,以此来投资和改善它的核心业务。

此外,在几乎所有亚马逊担当平台的主要业务类别中,它都处在一个数据反馈环路中:亚马逊在顾客如何消费,卖家如何出售商品,开发者如何开发产品上拥有最丰富的数据集。这反过来也可以让亚马逊优化它的在线购物体验、物流网络和开发者环境(甚至它的语音AI),同时亚马逊的产品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

简单来说,亚马逊的众多业务都遵循经典的飞轮效应。亚马逊的部分网络效应正开始产生碰撞(下文有详述)。

它的运营所体现的一个最终主题是,将其内部工具作为产品来传播。该公司最早是amazon.com唯一的一个卖家,后来向第三方卖家开放它的电商平台(以及物流网络)。它开放了它在内部打造的计算基础设施,通过如今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AWS出售计算和存储工具。现在,它也在机器学习、无工人化零售科技、无人机送货、语音计算等前沿领域做同样的事情。随着这些为创业公司所主导的行业日益成为日常商业的一部分,亚马逊再一次成为了从事现代商业的“网络税”。

核心的电商和零售业务

亚马逊借鉴沃尔玛在1990年代零售业普及的“天天低价”策略,通过竞争性定价提供价值。它一开始只卖图书,后来不断扩大商品品类,变得覆盖几乎所有的产品。

人们现在仍然常常将亚马逊的市场主导地位和它的定价策略联系在一起。自创立以来,没有实体店带来的低成本结构给它节省了支出,消费者也因而得益。最初,它会利用网络爬虫来发现竞争对手的价格,进而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商品。

正如贝索斯所说的,亚马逊持续的价值源于它所创造的良性循环。

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任何与亚马逊竞争的公司最终要么被它收编(比如Zappos和Diapers.com),要么被它碾压。该公司也似乎没怎么受到通过应用提供商品的按需型服务创业公司的兴起的影响,不过它也推出了Prime Now应用来进行应对。亚马逊的电商业务仍处于增长当中,2016年,它在网上零售的销售额增长中的贡献比例达到53%。

2000年,亚马逊开始让外部公司在amazon.com网站上出售商品,该项业务如今在其出货总量中的占比达到49%。在幕后,亚马逊的第三方平台“就像是庞大的慢速版股票交易所”,在上面,200万注册卖家利用算法来低价排挤竞争对手。就连日用商品的价格也像反复无常的证券交易所那样频繁波动。

制造商也越来越多地直接通过亚马逊的第三方平台来触及消费者,该平台如今已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仅次于零售业务。并非巧合的是,2017年4月中旬,该公司与卖家服务部门相关的招聘岗位数量超过1200个。

Amazon Prime——旨在满足对送货时间敏感和价格意识一般的消费者的会员项目——提供两日送达服务,用户只需要交年费。它的范畴也已经扩张到了免费配送以外,如今它囊括Prime Video流媒体服务和其它的独家服务来维持高订阅费。

作为一家没有实体店的互联网公司取得数十年的繁荣发展后,亚马逊如今也在几个层面将触角伸向实体零售:Amazon Go、Amazon Fresh和Amazon Books。Amazon Go是一个没有店员的实体店愿景,它将运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来让Prime会员无需排队结账即可完成购物。亚马逊称,Go Store技术可能要延迟推出,原因是技术问题,但一旦技术得到了完善,该零售科技可能会被打包起来,作为平台出售给实体零售商。这会让零售科技成为亚马逊提供工具来向商家征税,以及可能收集更多的顾客数据的又一种方式。

 6/10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亚马逊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